庞晓杰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谢天谢地你来啦范雷來去台東,交匯花蓮——初識台灣之五-如鹰的翅膀

來去台東,交匯花蓮——初識台灣之五-如鹰的翅膀


沈文程《来去台东》
台東,一場大雨過後,清晨的空氣分外清新。昨夜抵達時正值大雨傾盆,匆忙間完全沒有體驗358民宿的樣子。早上踱步至大門,終見真面目,跨上大道,朝霞從佈滿濃雲的天空縫隙中露出,台東鄉村的街道上顯得格外寧靜。

清晨台東城區邊緣的大路

358民宿是一幢漂亮的house,後面加蓋了副樓

台東日出,天空布滿了金色的朝霞

358民宿早餐的地方
臺灣歌手的一曲《來去台東》,將台東的特色盡顯無疑:鯉魚山,初鹿牧場,马来法紅頭嶼,三仙台,鳳梨,釋迦,柴魚,紅茶,……
曾經的台東,在19世紀中葉以前,還是清政府眼中的化外之地,交通不便,除少數逃犯外,多數百姓視入“後山”(臺灣人稱臺灣東部為“後山”)為畏途,所謂“到花蓮,就好像到了另一個國家;到台東,就好像到了另一個世界”。
看,說台東,還捎上了花蓮,一對“難兄難弟”。
人們說,台東似乎沒有什麼非看不可景點,只顧逍遙自在就是,而“逍遙”與我們的時間相比顯得過於奢侈,還是得選擇才是。
臨時動議去了豐源國民小學,動議的原因只是看到這樣一句話,像是廣告詞:“全台最美的小學”。
台東豐源國小建校已超過50年,後因校舍年久失修,與2012年重建,成為今日模樣。
一眼看去,新建築採用十分醒目的藍白色,故而被譽為“希臘愛琴海般浪漫的校園”,設計佈局有些卡通,亦如童話世界,配合小學的風格,顯得倒很貼切。

台東豐源國小主樓
學校除週一至週五不開放外,其餘時間均對外開放。大概是時間尚早,參觀的人不算太多,有不少是年輕夫婦帶著自己的小孩前來參觀玩耍。校園內教室走廊上有著不少提示標誌,也有許多學生壁報,一些稚嫩的兒童畫一定是出自學生手筆。
學校牆壁上向學生指示的逃生地圖

走廊上的牆報-1

走廊上的牆報-2
讓我們來看看豐源國小的願景吧:
快樂,學習,感恩。所謂快樂,就是愉悅成長,快樂分享;而學習,則是主動探索,認真學習;最後的感恩,意為尊重包容,惜福感恩。
壁報之上“師恩難忘”的字樣所表達的正合此意。
站在操場上,遠處山頂上雲霧縹緲,陽光透過雲層照在地上,通透而明亮。

學校操場上留影的人們

漂亮的校園操場
從台南的安平國中到高雄的中山大學,再到台東的豐源國小,學生們得體的衣著、禮貌的語言、良好的舉止,以及和諧的校園氛圍,折射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其教育成果可見一斑。

台東的街道,有的如同一個鄉村小鎮
個人認為,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是台東必去之處。
為何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會設立在台東,而不是其它地方?答案是,與卑南遺址的發掘與保護密切相關。
卑南遺址為臺灣地區的史前時代遺址,於1930年發現,總面積約20萬平方米。二戰後陸續前來考察的學者不在少數,但都未曾做過發掘。由碳十四定年法推算,遺址存在的年代跨越臺灣新石器時代中期到晚期,大約為距今5300至2300年前。
1980年南回鐵路卑南新站(今台東站)的施工正式揭開了這個埋藏豐富史前文物的遺址,現發掘面積約1萬平方米。據說,遺址不僅是臺灣考古史上最具完整聚落模式的考古遺址,也是東南亞及環太平洋地區最大的石板棺墓葬群遺址。
正是因為遺址的發掘,萌生了人們想要更好地保存文物的強烈願望,遂於1990年籌畫建設一座博物館。為不致對地下文物造成衝擊,規劃人員最終沒有在遺址建館,而是選擇在台東康樂車站南側另行建設,博物館於2002年正式開館。由此形成了今天史前館的兩大基礎:博物館與遺址公園。

雨後的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博物館外景

館內大廳

別具特色的建築佈局
博物館帶給人的體驗完全可用兩個詞來概括:意外加驚豔!
雖然之前對臺灣藝術家的水準之高頗有耳聞,但看過此館後依然感到震驚——倒不是對文物本身(因為對此外行),而是對藝術家高超的設計品位感到意外,對博物館精巧的佈局和現場體驗感到驚豔。
我想,即使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臺北故宮,恐怕也不過如此吧。
你無法想像在台東這樣一個田園鄉村之地,其內部設計與佈局會如此充滿想像與創造力,同時兼有極高的藝術品味!看看以下這組照片吧……

館內令人耳目一新的佈局設計

佈局之精巧在於細節

想象中史前人類的再現

劍齒象

頗具前沿技術的另類展現

博物館小憩之處

紀念品商店一角,此處只可拍全景,不可拍特寫,因為要保護藝術家的創作版權

台灣原住民族群分布示意圖
公東高工教堂是我們此行中唯一吃了“閉門羹”的地方,谢天谢地你来啦范雷建築雖然對外開放,但據說要事先在網站上提出申請,經學校同意後才可進入參觀,並會由校方安排導覽人員協助解說。
我們到此時,大門緊閉,沒有遊人,詢問傳達室的工作人員,解釋說,今天不開放,而且無法通融進入。看看門口掛起的數面旗幟,猛然想起此時正值“雙十”,是否也是因為節日的原因呢?

大門緊閉的公東高工教堂
這座在一間學校裡的教堂有何過人之處?令我等遠道而來之人想要一探究竟?
後查,1959年,有瑞士天主教神父錫質平來到台東,他認為只有教肓方能改變當地年輕人的生活,故而籌辦了“公東高工”,並從歐洲請來一些各有專長的志願者來台,以師徒制的方式教授工藝。
在樓高四層的聖堂大樓設計中,瑞士籍建築師達興登同時運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現代建築理念尸研所。一至三層是實習工廠、教室及宿舍,四樓是教堂,教堂的設計手法充滿了象徵意義,運用兩邊不對稱的斜面屋頂、噴上粗面水泥的牆面、貫穿教堂主軸向的天光和牆面鑲彩色玻璃等方式,達到一種肅穆、充滿宗教象徵性、沉思靜謐的聖堂空間。
也許正因為如此,該建築已被世界建築文物保護基金會評選為“世界30棟重要現代建築”!
這,或許就是它的獨特之處。

公東高工教堂清水牆(引自網絡)

公東高工教堂內(引自網絡)

獨特的造型(引自網絡)
路過台東濱海公園,烏雲密佈,能見度不佳,不知天氣晴朗時能否看到綠島和蘭嶼?

台東濱海公園

王大嘴——台東中午吃飯之所。只是來的太早,老闆娘一人下廚
按計劃驅車沿台11線向北行進,不久即到達位於富岡漁港北方海域的小野柳,這裡算是臺灣東部海岸最南端的景點,因地形和岩石在種類上,與新北的野柳外貌相似,“小野柳”由此得名。
小野柳海岸系由厚層砂岩與薄層泥岩交互沉積,因為地質構造的變動,使得巨大砂葉岩上下倒置,珊瑚礁又覆蓋上去,海浪長年累月的侵蝕沖刷,外貌上形成規則起伏,岩層面的節理也出現非常清晰的幾何線條,呈現出造型奇特的地質現象,包括單斜脊、蜂窩岩、龜陣岩、豆腐岩、蕈狀岩等各種景象綺麗的奇岩怪石,宛如天然雕刻公園,讓人歎為觀止。

小野柳示意圖

小野柳景區附近眾多的「共享單車」

海洋與地殼變動交織的地景
巨大的珊瑚礁群曲折迷離,岩上並有蔓榕生長,天氣晴朗時,從小野柳向東望去,可以清楚地看見約33公里外的綠島,以及由富岡漁港出航前往綠島、蘭嶼的交通船!

極具特色的海蝕岩

岩石經風化、侵蝕、搬運、沈積與成岩作用生成——沈積構造

岩石受大地應力作用而破壞,形成多組節理面

當海岸上升或海平面下降時,原在海中的沈積岩和覆蓋其上的珊瑚礁露出水面之後,因侵蝕程度不同而形成複雜多樣的形態
來到台東抗结剂方案,綠島恐怕是一個不應繞過的話題恒述法师。
距離台東僅18海裡的綠島,對臺灣絕大多數走過戒嚴歲月的人來說,是一個神秘並兼具各種複雜心情的地方:禁忌?恐懼?犯罪?懲戒?人權?自由?等等。
這裡冬春季節西北風強勁,海面上的波浪被強風刮起,變成小雨點降落於島上的草木之上,使其受鹽分侵蝕而乾枯。一眼望去黑石瞳,如同火災過後郑爱强,寸草不留,故又稱“火燒島”。
而初夏鹹雨過後,草木重生,漫山遍野又成為綠色,故名“綠島”。
自日據時期開始,綠島就是專門用來放逐重大流氓犯的地方。後曾一度為“新生訓導處”,主要針對因言獲罪的知識份子、政治犯和其他犯人沉静如海 ,進行思想改造之處。據說最多時約有1700多人。
不少人一聽到綠島就想到《綠島小夜曲》這首歌,還穿鑿附會、煞有介事地描繪這是當初男女政治犯互訴衷曲的歌,其實《綠島小夜曲》裡的“綠島”指的是臺灣島火花游戏 ,非此綠島,只是將錯就錯,這首歌也就成為綠島的代表歌曲了。

綠島管訓學員在教室聽教官講授「匪黨理論批判」(引自網絡)

綠島女性學員集合時的情景(引自網絡)

「水往上流」水圳旁
“水往上流”為台11線另一個去處,這裡原是都蘭部落阿美族人在1870年灌溉農田而開闢的水圳,現又名“都蘭四號圳”。該水圳可說是都蘭部落族人的共同生活記憶,不僅是阿美族青少年成年禮訓練的基地之一,也是族人夜裡溯溪採集食物和挑水的重要據點。後來人們遠觀此圳,發現水流會順著斜坡往上流,從此奇觀之名即遠播四方。

當地人正在用電鑽給椰子鑽洞

偶遇319騎跡的主人公魯瑞甯
從景點返回時,偶見路邊一青年手持一把琴,正在彈唱間隙,簡陋的介紹紙牌豎在前面,一張普通的臉丁乃竺,面帶微笑。初以為是位“游吟歌手”,遂駐足與其攀談:
問:你彈的琴叫什麼名字?
答:烏克裡裡
問:明信片上的照片是你拍的?
答:是
旁邊一位女士補充:他計畫以騎行的方式環繞全島,走走停停……
問:你是他太太嗎?
女士笑答:不是,我只是個臨時的志願者阿曼尼斗熊,他太太一直陪伴他,現在只是臨時離開了。
分手時,我購買了幾張明信片請小夥子簽名,方知他叫魯瑞寧文游台论坛。

2017年10月9日台11線上“水往上流”與魯瑞寧合影
【烏克裡裡(ukulele),是一種夏威夷的撥絃樂器,歸屬在魯特琴樂器一族,通常有四條弦。19世紀時,來自葡萄牙的移民帶著尤克裡裡到了夏威夷,成為當地類似小型吉他的樂器,在當地被稱為ukulele,為夏威夷語“蚤”之意。20世紀初時,尤克裡裡在美國各地獲得關注,並漸漸傳到了國際間。最有名的有關尤克裡裡起源說法的版本是:源自於早期夏威夷當地最富盛名的兩個家庭Gabriel Davian和法官 W L Wilcox的一段故事。有一回Davian要去參加Wilcox在凱西裡島新家喬遷的喜宴,帶著自製的四弦琴前去,當大家稀奇這一個又小又可愛的樂器叫什麼名字的時候,Davian回答說:Jumping Flea(跳蚤),並問嫺熟於夏威夷語的Wilcox如何翻譯?Wilcox回答:Ukulele】
魯瑞寧,一位採用騎行方式正在履行自己夢想的臺灣“80後”。2012年,與戀人一道,帶著身上僅有的179元台幣红颜祸害,騎著單車從雲林縣麥寮出發,開始了“環遊”旅程。近五年來沿途在臺灣各社區、學校,以分享自己生命故事的方式,回報對方讓他們搭帳篷借宿的方便,他們希望考察記錄臺灣319個鄉,以作為環遊世界的基礎。在一千七百多個日子裡,他們從戀人到夫妻龚爱爱,自己都無法置信地在屏東瑪家鄉天主堂完成婚禮(他們好像是佛教徒)。他們靠賣明信片、打工、演奏烏克裡裡賺取微薄旅費,甚至靠摘野菜果腹。
是什麼驅使支持他們過著如苦行僧般的生活?是什麼信念讓他們踩遍千山萬水無怨無悔?又是什麼力量讓他們樂於分享毫無畏懼?
前幾天剛剛看過的一部電影《七十七天》,影片所要表達的、影片中的主人公所追尋的法外制裁者,我想應該是同樣的東西。
讓我們簡要回顧一下魯瑞寧對此問題的思考軌跡:
小時候一個“環遊世界”的夢想
成長在大臺北過程中生命方向的迷失
中學時其父突然去世,引發對生命的思考:只有瞭解到了結束才會開始。既然人都會死,那麼該如何善用生命的時光?
28歲時一本書的啟發——《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原來人是可以追尋自己的生命方向的,於是開始計畫“模擬環遊世界”
騎行中開始發現,以前雖然十分嚮往國外,但今天卻感到,其實還不瞭解自己的故鄉
……
這裡將魯瑞寧明信片的話語摘錄於此:
1)我什麼都沒有,卻覺得擁有了全世界
2)日升日沒,潮起潮落,前進,總會與自己一再相遇
3)生命的脆弱與無常,時刻警醒著我們,要堅強的去追尋生命真相
4)快樂,來自於放下對於自我的執著,以及人我的對立分別

進入成功蒙克莱,又見教堂
繼續北行,是三仙台,此時烏雲密佈,雨下得時斷時續,景色皆為黑白水墨。

濃雲下的綿延海邊的中央山脈

不平靜的海面
三仙台原是一處岬角,因海水侵蝕成為離岸島。過去,三仙台曾為軍事管制區,後來由前國大代表李華棟催生為風景特定區,並力促將橋身做成八弧拱與階梯,呼應“八仙過海”神話故事的傳奇,也免除車輛進入失业皇帝,以及過多遊客造成生態的負荷。全長320米的拱橋上共有320個臺階。在橋上觀賞壯闊海景,橋下游魚也直視無礙。島上由壺穴、隧道型海蝕門幻化的神話故事場景,可待一一探尋。

三仙台-1

三仙台-2

三仙台-3
台東縣成功鎮台11線東部海岸公路107.5公里處,有一文化遺址,名為“成廣澳文化地景”公園,原為“廣恒發商號”遺址,曾是臺灣東部第一家商號。建築樣式為“巴羅克”式的三拱式牌樓以及磚拱騎樓式的“亭仔腳”,均以石材建造,氣派大方,由此可想見當時溫家所擁有的雄厚財力。
成廣澳又稱小港,它是天然的深水港灣,很早就有戎克船的停泊。相傳明末時代,便有漢人來此經商,因有港澳地區的漢人稱此港灣“澳仔”,加上形狀與螃蟹左右鉗子相似,圍抱海灣,因而又名“蟳廣澳”,遠方可見三仙台。
這裡為清代時期漢人在東海岸重要據點许山高。屏東內埔的客家人溫泰坤在光緒二十年(1894年)來到了成廣澳,他創建了東海岸第一家商號“廣恒發商號”,成為當時花東海岸線上最大的雜貨商鋪,販賣米、鹽等日常生活用品,並且利用港口之便,直接從西部把物資運到後山。
1996年,東部海岸公路進行拓寬工程,北側牌樓遭到破壞,僅遺留巴羅克建築的商行立面及亭仔腳仍清晰可辨,僅存約三分之一的斷垣殘壁則隱沒於荒煙蔓草間,是為東海岸的漢人拓墾開發歷史留下見證。

成廣澳文化地景
散佈於陡峭海崖上的八仙洞是台11線的另一處景點。原在海平面的岩層,經海浪不斷沖蝕後形成海蝕洞,並隨地殼抬升浮出海面。又因屬質地堅硬的都巒山層火山集塊岩,而能保存至今。其中,“靈岩洞”規模最大,“昆侖洞”位置最高。海蝕洞生成愈低者愈年輕,規模愈大者,停滯海平面時間愈長。
人們說,八仙洞的神奇之處是對古老的浪濤聲音有著記憶功能,它在遠古尚未露出海面時,就已「記錄」下當時的濤聲,現今可不時地在洞口重現回響。果然,未到洞口時石油工人之歌,幾乎聽不到崖下遠處浪濤拍打的聲音,但站在洞口,的確可以聽到一陣陣轟鳴之聲,想來恐怕似為記憶,實為回聲吧。

靈岩洞
1968年,有臺灣大學人類學系與地質學系的專家率領的考古隊在此發現了臺灣第一個舊石器時代遺址,也是臺灣最具規模的洞穴遺址。“中國考古學之父”、台大考古人類學系創立者李濟以長濱鄉地名命名為“長濱文化”,而“長濱文化”也是臺灣目前已知最古老的文化遺址(約三萬年前),並於2006年由文建會公告為國定遺址。
天黑之前,我們到達了位於台11線上的“北回歸線”,北回歸線是熱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大約在北緯23.5度。每到夏至日正午,太陽光直射這座標塔的細縫,即可看到“立竿不見影”的現象。南端的三富溪出海口為“毛蟹的故鄉”,是觀察洄游性魚、蝦、蟹類的絕佳地點。而花東兩縣交界還有兩座大峰峰奇岩,狀似百褶裙、六角狀節理的塔狀安山岩,貌似火山口的頂端乃火山熔岩通道形成的火山頸。

接近“北回歸線”標誌塔了

陰雲下的“北回歸線”標誌塔

北回歸日落景色

“北回歸線”標誌塔景區一瞥

傍晚前的石梯坪,由於陰天下雨,不見石梯
天黑時終於進入了花蓮。
花蓮,古稱「洄瀾」。來此定居的第一批移民,見花蓮溪與太平洋交界處,浪潮澎湃,波瀾回旋,極為壯觀,故得名。這是一個「激蕩交會之地」。
「在地質上,花蓮位於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交界面上。兩大板塊經億萬年的推擠,不只創造了台灣屋脊——中央山脈,也造就了綿延於太平洋左岸的海岸山脈。兩座山脈之間,也形成台灣最長的一條狹長谷地——花東縱谷,綿延花東100余里。陸地花蓮,被中央山脈、海岸山脈、花東縱谷三分天下,它們站立在島嶼的東岸,一起面向地球第一大洋。

入夜後的花蓮

市區五光十色的燈火輝映著此地的熱鬧繁華

彤彤帶我們在花蓮一家名店享受美食

當晚投宿「花蓮七星潭燈塔民宿」

室內裝飾和大床佈局猶如幼兒園,坐在床上止不住的笑

民宿「大堂」一角